小公厕连着大民生。针对市民反映突出的公厕设施老化、无障碍设施缺失等问题,滨海新区市容市政和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全力推进提升改造工程。目前,首批5座位于交通枢纽和老城区的公厕已完成升级并投入使用。
“火车站人流量大,但旁边的公厕条件比较差。”日前,有市民通过“天津日报微信公众号”反映,位于塘沽火车站西侧的公共厕所设施老化,缺乏无障碍设施,希望有关部门关注。类似的声音还有不少,“客运站是一个城市的窗口,但公厕环境确实有待提升。”“大连道与福建路交口的小地道公厕屋面渗水、台阶破损。”“津塘公路沿线部分公厕洗手设施、暖气设备老化,影响正常使用。”
这些看似不大的“小事”,却是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关键事”,也成为衡量城市温度的重要标尺。
针对市民反映,滨海新区市容市政部门和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结合今年4月启动的重点道路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将公厕提升改造工程列为重点内容。“我们聚焦市民如厕中遇到的现实难题,从细节入手,力求在功能性和舒适性上实现双提升。”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辖区内公厕进行系统排查,最终确定了包括火车站、客运站、小地道、津塘公路沿线处公厕作为首批改造点位,并立即组织实施。
目前,这些公厕的提升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位于塘沽火车站西侧的火车站公厕进行了彻底重建,全新亮相的公厕每个厕间均配备了洗手池、手机存放台、安全扶手、仪容镜、挂钩和排风扇,特别增设了第三卫生间,内置成人和儿童坐便器、洗手台、安全扶手及婴儿护理台等,充分考虑了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在新胡路滨海长途客运总站,公厕外延扩建、外墙翻新、标识更换以及内部天花板、墙地砖、卫生洁具、指示牌等全面更新。改造后,公厕“颜值”与“内涵”双双提升,成为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亮眼窗口。此外,大连道与福建路交口的小地道公厕重点进行了屋面防水、台阶更换和残疾人坡道优化等维修,消除了安全隐患的同时融入了人性化关怀。津塘公路与韶山路交口公厕更换了老化便器、洗手设施和暖气设备。津塘公路与吉林路交口南侧的金洋商厦公厕则通过外檐整修和供水排水系统改造,实现了“微改造”推动“优提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