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东方雨虹同时披露的债务重组与海外收购公告,让这家防水建材龙头的战略选择呈现出双面性。
公告显示,东方雨虹2025年上半年作为债权人的债务重组账面价值达8.39亿元,主要通过接收下游客户的住宅、商铺、办公用房、车位及股权资产等实现抵债,另有70.84万元债权通过折让协议完成重组。与此同时,公司也作为债务人以自有资产抵偿欠款5856.33万元,两项合计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6%,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同时扮演债权人及债务人两种角色,东方雨虹的债务清偿折射出房地产下游的资金困局传导至上游建材商的现状。
而其同步推进的8.8亿元智利Construmart S.A. 100%股权收购案,在海外市场进行现金换渠道的主动布局,通过整合供应链与零售渠道开拓新的增长曲线,这与国内市场被动的以资抵债形成了战略上的鲜明对比。
另据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35.69亿元同比下降10.84%,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比下滑40.16%,业绩滑坡源于成本控制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夹击。但东方雨虹仍然维持着高分红——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合计分红金额达22.1亿元。近五年内,东方雨虹已经累计分红83.57亿元。
近年来,东方雨虹砍掉回款慢、毛利低的地产集采和大施工订单,同时大力布局海外业务,用短期阵痛置换长期造血能力,目前战略转向已促使现金流部分回血,但其面临的“压力测试”仍在持续。
在房企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客户无法以现金方式清偿债务,东方雨虹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随之上升,接收其已建成的住宅、商铺、办公用房、车位,以及持有的股权资产等资产抵债成为无奈之举。相较于坏账计提,这些固定资产虽流动性较差,未来仍有增值或运营的可能性。
截至2024年上半年,绿地集团欠付东方雨虹履约保证金共计9.91亿元,其中通过以房抵债偿还6.4亿元。绿地集团2024年资产总额10999.08亿元,负债总额9807.06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06.4亿元,归母净亏损为155.52亿元。
此外,东方雨虹以2.14亿元的价格,竞拍获得金科股份所持并质押的3268万股金科服务股票,折合每股价格约6.54元,目前已完成过户,东方雨虹将尽快处置资产以确保资金及时回笼。金科股份2024年资产总额1771.83亿元,负债总额1944.7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5.55亿元,归母净亏损达319.7亿元。
与国内市场被动以资产清偿债务、回笼资金,从而艰难维持公司运营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方雨虹在海外市场同步推进的智利头部建材商收购案,恰恰是以现金换渠道的主动布局。
同日,东方雨虹公告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东方雨虹海外发展公司与东方雨虹国际贸易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共计约1.2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8亿元),收购交易对方所持智利Construmart S.A.100%股权。
Construmart的财务数据表现相对稳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93亿元,净利润35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54%;截至2025年5月末,总资产达11.31亿元,净资产为5.2亿元。其在智利境内经营着约31家建材超市,主要销售建筑辅材、建筑结构材料、木材、地板以及卫浴和厨房产品等,是智利建材零售领域的头部企业。
这种“在防御中进攻”的反差,既是东方雨虹作为建筑防水龙头,在房地产业内需疲软传导至上游产业链之时迫切寻求转型的一个缩影,也暗含此次抵债资产或许会成为其缓解资金压力、支撑海外扩张的跳板之意。
东方雨虹近年加速海外布局,已在越南、马来西亚、中东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并通过并购香港万昌五金等企业深化渠道合作。此次收购旨在拓展智利及南美市场,整合供应链与零售渠道,打开发展天花板,从而进一步触达海外市场、加速国际化战略落地。
根据东方雨虹7月31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35.69亿元同比下降10.8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64亿元同比下滑40.16%。作为对比,东方雨虹在2024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9.69%、29.31%。
10.84%的营收降幅与40.16%的净利润降幅显著背离,盈利质量也创下公司近十年来同期最低纪录,这种剪刀差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作用。2025年上半年,东方雨虹净利率由6.11%下滑至4.03%,降幅达34%;毛利率从29.22%下降至25.40%,同比减少3.82个百分点。
这源于成本控制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夹击。渠道下沉和业务扩张致使成本攀升,销售费用率同比升0.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增1.2个百分点;而建筑防水材料行业产能过剩加剧,中小企业以价格战抢份额,致使行业平均销售价格同比降约12%,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不过,在净利润持续承压的态势下,东方雨虹仍然维持着高分红:今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25元(含税),合计分红金额为22.1亿元。
同样的剧情也曾在2024年上演。当年东方雨虹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超95%仅剩1.08亿元,录得2012年以来最糟糕数据,公司却先抛出44亿元分红预案,而其在上半年已派发现金红利14.62亿元。市场质疑公司可能通过 “破产式分红” 解决大股东质押风险。
于是,东方雨虹于2025年3月12日宣布将分红金额减半,总额降至22.1亿元,股利支付率仍高达2042.57%;调整后,董事长李卫国仍可获得近5亿元分红,主要用于偿还股票质押融资、降低个人杠杆风险。叠加上半年已实施的分红,东方雨虹2024年全年累计分红约36.72亿元。而近五年内,公司已经累计分红83.57亿元。
东方雨虹表示,预计后续董事长李卫国质押率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从而显著化解实控人因质押率过高而带来的质押风险,本质上也是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轻装上阵。
近年来,东方雨虹战略转向,砍掉回款慢、毛利低的地产集采和大施工订单,营收和账面利润自然下滑,却也换来现金流部分回血。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其经营现金流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正向增长,二三季度分别净流入5.6亿元、8.4亿元,四季度更跳升至39.5亿元。规模让步,现金提速,东方雨虹正用短期阵痛置换长期造血能力。
与此同时,海外业务作为东方雨虹重点战略布局也得到持续发展,目前虽尚处于发展阶段,此布局所取得的成效已开始体现在纸面数字上。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东方雨虹中国境外营收5.76亿元,同比增长42.16%,暂时只有东南亚产能贡献增长,营收占比为4.25%;相应地,其中国境内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2.29%。在2022年—2024年,东方雨虹中国境外营收占比为1.49%、2.16%、3.13%。
下半年来看,东方雨虹的“压力测试”仍未结束:地产销售能否企稳?C端及基建渠道能否对冲大B下滑?应收账款能否继续“瘦身”?等年报再见分晓。(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丨曹倩)